实验4:叠加定理
叠加定理
目标
1.验证叠加原理
2.了解叠加定理的应用场合
3.理解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
仪器仪表
仪器 | 元器件 | 工具 |
---|---|---|
直流电压源 | - 510Ω 电阻×3 | - 面包板 |
直流数字电压表 | - 1kΩ 电阻×1 | - 导线 |
直流数字电流表 | - 330Ω 电阻×1 | |
- 二极管 1N4007×1 |
仿真工具
Circuit JS
理论
叠加定理:在有多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,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,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,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。具体作法是: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,其它的独立电源必须去掉(电压源短路,使其成为一根导线;电流源开路,使其成为一个断路;但保留其内阻);在求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时,当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,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共同作用时的参考方向一致时,符号取正,否则取负。比如在图1、2、3中,电流与电压的值符合(1)式。



叠加定理反映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。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(如电源作用)增加或减小K倍时,电路的响应(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)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。叠加性和齐次性都只适用于求解线性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。对于非线性电路,叠加性和齐次性都不适用。
Circuit JS 仿真
按照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进行仿真。
当开关J3、J4掷向R3侧时V1电源单独作用:
当开关J3、J4掷向R3侧时V2电源单独作用:
当开关J3、J4掷向R3侧时V1、V2电源共同作用:
当开关J3、J4掷向二极管D1侧时同理,只需在Circuit JS中不改变J3、J4开关的投掷方向下控制J1、J2和J5、J6开关来控制电源的作用。
实验
按照图7所示实验电路,在面包板上,插好元件并接线。图中R1 = R3 = R4 = 510Ω,R2 = 1kΩ,R5 = 330Ω;电源V1为+12V,V2为+6V(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)。
- V1电源单独作用(将开关J5、J6掷向V1侧,开关J1、J2掷向短路侧),画出电路图,标明各电流、电压的参考方向。将开关J3、J4掷向R3侧(实际操作时,通过改变导线的连接来实现开关的掷向)。


用直流数字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。按电流表在图中的接法,判断电流流出节点A还是电流流入节点A,然后根据电路中的电流参考方向,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、负号,并将数据记入表1中。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测量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。按电压表在图中的接法,判断被测电阻元件的电压方向,测量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,并记入表1中。
测量项目 实验内容 | V1 (V) | V2 (V) | I1 (mA) | I2 (mA) | I3 (mA) | UAB (V) | UCD (V) | UAD (V) | UDE (V) | UFA (V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V1单独作用 | 12 | 0 | ||||||||
V2单独作用 | 0 | 6 | ||||||||
V1、V2共同作用 | 12 | 6 |
- V2电源单独作用(将开关J5、J6掷向短路侧,开关J1、J2掷向V2侧),画出电路图,标明各电流、电压的参考方向。


重复步骤1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录记入表格1中。
3.V1和V2共同作用时(开关J5、J6和J1、J2分别掷向V1和V2侧)。
重复步骤1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录记入表格1中。

实际电路板连接参考下图:

完成上述电流、电压的测量,并将数据记录记入表格1中。
4.将开关J3、J4掷向二极管D1侧,即电阻R3换成一只二极管,重复步骤1~3 的测量过程,并将数据记入表2中。
测量项目 实验内容 | V1 (V) | V2 (V) | I1 (mA) | I2 (mA) | I3 (mA) | UCD (V) | UAD (V) | UDE (V) | UFA (V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V1单独作用 | 12 | 0 | |||||||
V2单独作用 | 0 | 6 | |||||||
V1,V2共同作用 | 12 | 6 | |||||||
V2单独使用 | 0 | 12 |
注意事项:
1)用电流表测量各支路电流时,应注意仪表的极性,及数据表格中“+、-”号的记录;
2)在实际测量中,要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;
3)电源单独作用时,去掉另一个电压源,只能用开关J5、J6或J1、J2操作,而不能直接将电源短路。
实验结论:
1)根据表1实验数据一,通过求各支路电流和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,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与齐次性;
2)各电阻元件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?试由上述实验数据,根据计算结果加以说明;
3)根据表1实验数据一,当V1 = V2 = 12V时,用叠加原理计算各支路电流和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;
4)根据表2实验数据二,说明叠加性与齐次性是否适用该实验电路。
5)根据仿真分析所填写的表1和表2,与实验结果较。
练习
设计一个电压加法器,实现V0=AV11+BV12。
参考答案:电路如图所示。

V0计算方法见(2):
Circuit JS仿真: